隨著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,搜尋引擎市場也掀起了一場變革。Google、Bing 等傳統搜尋引擎相繼加入 AI 功能,而微軟作為 AI 領域的重要玩家,終於推出了自家的 AI 搜尋服務——Copilot 搜尋。這項新服務最大的亮點在於:無需登入即可使用,使用者只需開啟對應的網頁,即可開始 AI 搜尋體驗。

Copilot 搜尋與傳統搜尋的最大差異
在傳統搜尋模式下,使用者通常需要輸入關鍵字,然後自行篩選、點擊各種搜尋結果。然而,AI 搜尋的運作方式截然不同,Copilot 搜尋會直接彙整、統整並摘要相關資訊,幫助使用者更快獲得有價值的答案。
例如,當你想了解 「iPhone 螢幕自己修理容易嗎?」,傳統搜尋模式下,你可能需要輸入「iPhone 螢幕維修」等關鍵字,然後點開多個網頁來獲取資訊。而 Copilot 搜尋則允許你直接以口語化方式輸入問題,如「iPhone 螢幕自己動手修容易嗎?」,AI 會分析你的問題,並提供整理後的最佳答案。
這種搜尋方式的核心優勢包括:
- 自然語言輸入:不需思考最佳關鍵字,直接輸入完整問題即可。
- 即時摘要結果:AI 會提供簡明扼要的解答,省去逐一點擊網站的麻煩。
- 延伸搜尋能力:除了回答問題,Copilot 搜尋還會主動提供相關內容,幫助用戶獲取更完整的資訊。
Copilot 搜尋的使用方式:簡單直覺,無需登入
使用 Copilot 搜尋相當簡單,步驟如下:
- 開啟 Copilot 搜尋頁面(無需登入 Microsoft 帳戶)。
- 輸入你的問題或搜尋內容。
- 等待 AI 彙整並提供摘要答案。
- 查看 AI 給出的來源網站,以確認資訊準確性。
- 如有進一步需求,可點擊網站連結,獲取更詳細的內容。
此外,Copilot 還具備「推理查看」功能,允許使用者檢視 AI 在回答問題時的處理過程,提供更透明的搜尋體驗。
Copilot 搜尋 VS Google AI Overview:誰更勝一籌?
目前,Google 也在積極開發 AI 搜尋功能 「AI Overview」,但與 Copilot 相比仍有幾點劣勢:
- 使用限制較多:目前 AI Overview 僅限於 Chrome 瀏覽器,且不支援中文搜尋。
- 登入要求:使用 AI Overview 需要登入 Google 帳戶,而 Copilot 搜尋則完全開放,無需登入即可使用。
- 搜尋體驗整合度:未來微軟計畫將 Copilot 搜尋直接整合至 Bing,讓 AI 搜尋與傳統搜尋無縫切換,提升使用體驗。
這些優勢使得 Copilot 搜尋在 AI 搜尋市場上具備較大競爭力,特別是對於希望獲取快速資訊的用戶來說,Copilot 搜尋無疑是更便捷的選擇。
AI 搜尋的挑戰與未來發展方向
儘管 AI 搜尋提供了更智能的搜尋方式,但仍有幾點需要注意:
- 準確性問題:目前 AI 仍然可能生成錯誤資訊,因此使用者應該習慣核對 AI 提供的答案。
- 依賴性風險:如果過度依賴 AI,可能會減少獨立判斷與批判性思考的能力。
- 資訊來源透明度:雖然 Copilot 搜尋會提供來源網站,但 AI 在彙整過程中可能會省略某些關鍵細節。
未來,微軟可能會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改進,提升 AI 搜尋的準確度與可解釋性。此外,隨著 AI 技術的進步,我們可以期待 AI 搜尋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使用者意圖,並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搜尋體驗。
總結:Copilot 搜尋是否值得使用?
綜合來看,微軟 Copilot 搜尋的確是一款具備競爭力的 AI 搜尋服務,尤其是在無需登入、自然語言輸入、即時摘要答案等方面表現突出。對於不喜歡傳統搜尋模式的使用者,這無疑是一個更直覺、更高效的選擇。
然而,由於 AI 搜尋仍處於發展階段,建議使用者在參考 AI 答案的同時,也應適時交叉比對其他資訊來源,以確保獲取的內容準確無誤。
隨著 AI 搜尋技術的不斷進步,未來我們或許能見證搜尋體驗的全面革新,而 Copilot 搜尋則無疑是這場變革中的重要推手之一。